若浮、洪、滑、大之类,本皆阳脉,但按之不鼓,指下无力,便非真阳之候,不可误认为阳。脉喘而浮者,火乘金而病在肺也。
“下”言二阴,二阴者,肾之窍,胃之关也。若脉绝不至,或一呼五六至者,皆脏气竭而命当尽也,故不必其形肉脱而真脏见也。
于是鸡窗灯火,数更寒暑,彻底掀翻,重为删述,望闻问切之功备矣!然不敢创新立异,名之曰《医经原旨》,为医家必本之经,推原其大旨如此。循经以上,系于心包,络心系。
而散者,本原不足,是谓“正气夺则虚”也。本经入腹,属脾入胃,故其所病如此。
阴阳有时,与脉为期。春深而落,木王之时,土败者死。
小肠属丙火,与心为表里,小肠不足,则气通于心。小肠居胃之下,承受胃中水谷,清浊未分,秽污所出,虽诸阳皆浊,而此其浊之浊者也,故曰“独受阳之浊”。